【高碑店!高!】 城市更新绘就“高颜值” 民生实事托举幸福感
央广网保定4月17日消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北库小镇的红砖院落,洒在山山文化社的书架上;当驱车驶过崭新的幸福大街,感受“断头路”变身“幸福路”的畅快;当燕赵公园的晨练者在绿荫步道上舒展筋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这座千年古城正以“高颜值”为笔,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幸福答卷。从“生存型需求”到“品质型追求”,高碑店市完成了一场城市更新的华丽蜕变,让群众的获得感在时光流转中愈发醇厚。
老街区“修旧如旧” 焕新“文化新地标”
走进北库小镇,红砖砌成的拱形门廊下,咖啡香气与书香交织。老烟囱、老库房、老锅炉房,华丽变身艺术馆、收藏馆、咖啡馆、电影院,成为赏收藏、享美食、品书香、听音乐的多业态“文化新地标”。这一于1959年建成的国营仓库,经过“修旧如旧”的改造,焕新成为文化综合体。
在北库小镇的国际古典钢琴艺术馆,123架古色古香的精美钢琴摆列其中,散发着古典乐器独有的魅力;在老物件博物馆,充满年代感的物件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一段段封尘已久的芳华记忆由此展开;栩栩如生的“水浒108将”造型瓷器,也将人们脑海中的人物具像化;奇石展厅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化石、矿石、奇石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红色文化展馆“山山文化社”中的胶片电影机正放映着红色经典电影,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市民朋友在此静静观影,聆听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北库小镇国际古典钢琴艺术馆展出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孩子周末最爱来的地方,就是北库小镇,真是家门口的‘博物馆’。别说孩子,我们大人每次来也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高碑店市民王安安向记者介绍。
“建筑的外立面都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但我们对整个街区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将老建筑赋予了新生命、新内涵,既有‘颜值’,体现地方特色,又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北库小镇文化街区的创建者赵建光介绍,如今,北库小镇被河北省文旅厅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艺术传播、亲子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来到了高碑店市民身边。
2025年,高碑店将“促进文化繁荣”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加强京津冀地区文化协同交流,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基层文化扶持力度,多样化、多层次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除北库小镇外,该市正加快市文体中心建设,年底前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体育馆将部分投入运营,与燕赵公园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打造“城市会客厅”,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还在不断“上新”。
“废弃窑坑”变身“城市绿肺”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2017年,高碑店市东北部还矗立着一座废弃砖窑厂,裸露的土坑、散落的砖块与杂草构成荒芜图景。我记得窑坑很深,垃圾遍地,从来不让孩子来这玩。”家住燕赵公园附近八十一号院的居民冯芊然向记者介绍, “现在这里已经改造成了燕赵公园,一年四季不同景色,每个时间都有不同品种的花儿绽放,这才是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燕赵公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央广网发 聂祖安 摄)
如今,这片440亩的土地已蝶变为京南保北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人工湖面映照着白鹭掠过的身影,“儿童乐园”成了孩子们嬉笑跑跳的绝佳场所,骑行车道与步行跑道串联起新城八景的现代演绎。当春风温柔拂过,唤醒大地的沉睡,一场盛大而浪漫的花事也悄然启幕,迎春、连翘、月季接连绽放,桃树、杏树、梨树花叶焕新。
“生态好了、颜值高了、设备全了,孩子们玩得开心,老人们来这晒晒太阳唠唠嗑,在这跑步锻炼的人也不少,真是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冯芊然说。
在公园的亲子互动区,大家其乐融融(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据高碑店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碑店市享有“中国绿建之都”的美誉,城市绿地率为40.02%,绿化覆盖率为43.03%。燕赵公园设计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底,文化基因的植入也更显匠心,湖心岛复刻了“紫泉垂钓”历史场景。市民沿绿而行,可享移步赏景的游园效果,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设施也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让群众尽享城市发展带来的福祉。
从“废弃窑坑”到“城市绿肺”,从“功能单一”到“全龄共享”,燕赵公园的迭代印证了高碑店城市更新的底层逻辑——以生态为底色,以需求为导向,让公共空间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载体。
“断头路”化为“经济走廊” 畅通城市发展脉络
“过去绕行半小时,现在一脚油门5分钟从高碑店就到定兴县了,工作上下班、走亲访友方便了太多!”潘诚家住定兴县,工作在高碑店,幸福大街南延通车如他所说,“这条路改造开通是我近年来最大的惊喜和幸福。路面宽敞,路两旁‘中华灯’晚上好看极了。”
2024年4月30日,幸福大街南延工程正式通车,双向六车道的沥青路面如巨龙舒展,将高碑店与定兴的通行时间压缩至“一刻钟生活圈” 。这条全长757米的道路,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贯通,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纽带——北接世纪路、南联定兴北环路,直通雄安新区。
幸福大街南延道路宽阔、畅通无阻(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从“断头路”到“黄金轴”,幸福大街的蜕变印证了高碑店“交通先行”的智慧——以路网优化撬动产城融合,用基础设施升级激活城市发展动能。高碑店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道路建成通车,不仅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更成为一条颇具前景的“经济走廊”。
“我是幸福大街南延建成后才来这开店的,来往车辆多了、人流大了,生意很不错,尤其是节假日。”沿街商铺的老板说,沿街60多个店铺都是从无到有,“以前路不通,根本没人来这做生意,房子都是空着的。你看,现在商店饭店都基本都做起来了。”老板笑着说,自己也把握住了和城市一起发展的机会。
当前,高碑店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主次干道35条,建成区道路长度178.69公里,形成了“九纵七横”的路网格局。据介绍,该市已制定长期道路建设规划,明确重点区域和项目,通过财政拨款、专项债券等方式确保资金到位,加强区域间协调,保障道路网络互联互通。
绿树成荫的高碑店(央广网发 高碑店宣传部供图)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行走在高碑店市的街巷阡陌间,一条条道路贯通南北,一座座公园绿意盎然,一片片社区焕发新生。从燕赵公园的生态蝶变到幸福大街的交通动脉延伸,再到北库小镇的产城融合实践,高碑店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这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交上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https://www.cnr.cn/hebei/tpxw/20250417/t20250417_527137807.shtml
编辑:萧培 审编:徐豪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