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上汲取成长的力量(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工作中的孟迪。 |
聂保旭(右)在医院。 |
王诗雨为居民送菜。 |
赵天宇在方舱医院。 |
罗明近照。 |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是“大孩子”。在武汉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份不同,有护士,有志愿者,有辅警,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00后”。
疫情凶险,他们无惧风险;面对挑战,他们敢于应战。经过抗疫一线的战火淬炼,他们成长了很多。这几天,我们在武汉采访了5位“00后”,听他们讲述战疫故事。
孟迪
“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
“我是2000年5月出生的,希望生日之前,疫情能结束!”3月2日晚,刚下班的孟迪略显疲惫,但言语坚定。
去年9月,孟迪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工作,如今刚转正没几个月。1月24日,白天报名参加救治,晚上就进了病房。“回家收拾行李的时候,还偷偷哭了鼻子。”孟迪说,她心里其实也怕,但爸妈鼓励她,“你学的就是治病救人的专业,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做好防护,我们等你回来!”
第一天晚上,孟迪给病人打针、输液,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进去之前很紧张,可穿上防护服,看着病房里的患者,我就不怕了。”孟迪和另外一个同事负责七八个病人的护理。有的病人每天要输液五六瓶。手上3层手套,护目镜又起雾,打针时很难找到血管,“病人很理解,一直让我慢慢来。”做雾化、量体温、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孟迪忙得团团转。“一个班下来,手背汗出疹子,手指泡得发白。”
许多病人都记住了她。“有爹爹非要送我水果。”孟迪说,病人对她说得最多的是“谢谢”。
聂保旭
“她说,我是她的英雄”
3月5日下午5点,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4F重症发热病房,19岁的聂保旭走出污染区,脱下防护服,准备下班。一个护士姐姐连忙叫住他,塞给他一大包零食。
聂保旭是河南南阳人,原本在武汉一家寿司店工作。看着确诊人数增长,聂保旭很着急。他首先想到做志愿者。上网一搜,第一眼看见了同济医院急招污染区保洁员的信息。“我犹豫了一天才报名。”聂保旭坦诚地说。思考再三,他下定决心,去!
2月11日,他去医院报到,参加培训。12日上岗。“要管17个病房的保洁,还要给整层楼拖地。”聂保旭说,“我年轻,这点活不在话下。”
勤快的聂保旭得到了所在病区所有医护人员的喜爱,护士张晓乐在工作群里写道:“聂保旭小帅哥非常勤快,不怕脏、不怕累、不怕病毒,很感动,为他疯狂点赞。”
每天下班后,聂保旭都给家乡的父母,还有女友小闻报平安。“她非常支持我,她说,我是她的英雄。”聂保旭羞涩地笑着说。
王诗雨
“每个人都有责任”
“爷爷,您别急,钱我帮您垫上。”3月5日,在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桃源社区,看着年近80岁的李爷爷不会用手机支付,前来送“爱心菜”的志愿者王诗雨连忙垫付了钱。
跟着社区工作者送“爱心菜”到各个楼栋,是王诗雨的两大任务之一,另一项是每天打电话排查居民健康状况。王诗雨说,她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有些爷爷奶奶心里害怕,接到电话会问东问西,我就要安慰他们。”
王诗雨是荆楚理工学院大一的学生,看到妈妈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也跟着报了名。“抗击疫情,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也希望能出一份力。” 王诗雨说,在社区服务很累,但很开心。“每当我把蔬菜和药送到老人手中时,就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她说。前天王诗雨跟着社区工作者为一位独居的聋哑人送去了蔬菜,看着对方用手语表示感谢,眼泪一下子出来了。
如今,王诗雨已经开学了,她每天晚上上网课,白天还继续做志愿者。
赵天宇
“年轻人要为国家出份力”
一位辅警趁工作间隙,发动几名护士和患者一起打太极——这是不久前发生在江汉方舱医院的一幕。这名辅警叫赵天宇,2月5日主动申请加入江汉区辅警入舱突击队。
不满20岁的他,是江汉方舱医院30名辅警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治安巡逻、维护秩序、消防检查、心理辅导……他们都要负责。
有次大型烧水器坏了,赵天宇发现后第一时间报告相关指挥部、通知维修部门,不到半小时就让患者喝上了热水。
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他牵挂的事。有次巡逻,两名患者因为早餐加热先后顺序发生口角,赵天宇理解大家是因为压力大心情不好,耐心劝慰,还打气说“武汉加油,中国必胜”。患者一听就冷静下来了。
“年轻人要为国家出份力!”入舱以来,每天看着墙上的党旗,看着面对困难往前冲的党员,赵天宇很受触动。2月中旬,他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罗明
“作为大学生,要有所作为”
“本来想过个美好的寒假,没想到疫情打乱了计划。”1月8日,罗明参加完期末考试,从吉林长春回到了老家武汉市汉阳区。
未满20岁的罗明还在上大二。看到很多医疗机构急需志愿者,2月中旬,在同学的介绍下,他如愿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一开始,爸妈不同意,他们担心我被感染。”罗明回忆,“我劝他们说,全国人民都来帮武汉,我是武汉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忙?”
医院的仓库有两个篮球场大,堆积了大量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罗明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它们分发给各个科室的物资负责人。最忙的时候,罗明一天分发了1000多套防护服、数不清的口罩和护目镜,十几吨矿泉水和几吨酒精。“刚开始有些吃不消,浑身酸痛,路都走不稳。”罗明笑着说,但适应了就好多了。
“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作为大学生,要有所作为。”罗明说。
(本报记者李昌禹、田豆豆、付文、程远州、申少铁、张远晴、吴姗)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6日 02 版)
编辑:益语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 比亚迪发布云辇系统,用新技术重新定义车身控制
- 从上海车展看汽车行业“拥抱新时代”
-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做好 清明假期交通管理工作
- 新华网访谈 | 董修惠:一汽丰田将融合现有优势与创新方式 产生“1+1大于2”效应
- 聚焦智能、绿色、安全,2023汽车测评国际峰会在天津举办
- 国新办举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 一汽奥迪携手刘德华举办“英杰大师班”,帮年轻人解惑,给坚持以支持
- 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第二天:中国汽车产业“不负:进化”
- 与中国绿色发展同频共进 宝马升级发布首份《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
- 中国大学生音乐艺术节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站即将开启 青春与梦想“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