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欧美放弃了电动汽车?

2022年6月15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的VivaTech科技创新展览会上,巴黎大众运输公司展示393号线路自动驾驶客车,该车由中国中车旗下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文/赵硕刚

编辑/马琼

“中国电动汽车由于性能出色、经济实惠等原因,市场销量持续增长,相比其他国家电动汽车优势明显。”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援引专业人士的分析报道称。

报道引用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超过77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36%。2023年中国乘用车累计零售2100多万辆,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新能源乘用车,占比明显提升。《金融时报》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持续扩大,得益于中国电动汽车自身的优势。

与此同时, 近段时间欧美国家几则涉及电动汽车行业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在耗费10年时间、投入数十亿美元后,在今年2月底宣布取消造车项目,研发重点转向人工智能;欧洲多家传统车企宣布撤销或者推迟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表,比如奥迪在去年12月表示将放缓推出电动汽车的速度,继续销售燃油车与混动车型,奔驰也在今年2月的股东大会上宣布,放弃到2030年实现完全电动化的计划,将继续生产燃油车。

欧美国家发展电动汽车的风向变了吗?

电动车导入期至成长期拐点已至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自内燃机发明后,汽车产业诞生以来最为重大的一次技术变革。与燃油车相比,以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在性能、环保、使用及保养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扩大了电动汽车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当一种产品市场渗透率超过10%时,便达到了这个行业由导入期至成长期的拐点,行业发展将迎来高速增长。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行业。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手机,当年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渗透率突破10%。此后在2007~2014年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实现年均近32%的高速增长。目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在2022年已经超过10%,迈入成长期门槛,202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15%。总体来看,即便今后销量有所波动,未来数年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已基本确立。

迫于现实进行战略调整

分析当前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由中美竞争主导的格局已经初步显现。其中,特斯拉在美欧电动车企中一家独大,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超过18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近年来异军突起,2023年纯电动汽车出口110.2万辆。其中,比亚迪2023年全球销量更是超过特斯拉,登顶全球第一。

苹果造车已近10年,却迟迟未能推出实车。而且,随着自动驾驶、快速充电等技术应用日益普遍,苹果投入巨资研发的产品已难以像iPhone手机那样产生行业颠覆性效果,在市场上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错失发展先机、整体市场竞争格局已经雏形初显的情况下,苹果此时放弃造车不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是3月5日在德国格林海德市拍摄的特斯拉工厂

而对欧洲传统汽车厂商而言,此前制定的电动化转型目标相比其实际进展过于激进,如不进行调整,可能导致其不仅会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中落后于中美同行,在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燃油车领域也可能市场失守。

以奔驰为例,2023年奔驰集团乘用车全球销量超过204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约为24万辆,不足总销量的12%。如果按照之前的目标,7年内要实现汽车的完全电动化,是一个难度颇大的任务。

“中国汽车公司极具竞争力”

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23年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出口的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一为新能源汽车。

在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引发欧美忌惮。2023年9月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参展商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仅次于东道主德国的第二大参展商集团。

法国汽车咨询公司伊诺韦夫(Inovev)的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持续上升,截至2023年8月已达到8%。中国电动汽车虽然在美国市场占比较小,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汽车公司极具竞争力”“未来的十大汽车公司或将是特斯拉和另外9家中国汽车公司”。

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美接连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措施。当年9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今年3月6日,欧盟发布公报称,“已掌握足够证据,表明出口到欧盟的中国电动汽车正在接受补贴”。为此,欧盟从公报发布的第二天起,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为期9个月的进口登记。届时如果欧盟反补贴调查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电动汽车获得了不公平的补贴,将可以对此前进口的汽车征收追溯性关税,“以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

在美国,今年2月底,拜登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发起对中国企业开发的联网车辆的调查。有分析称,随着美国总统大选选战白热化,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也将成为两党争夺选民的重要筹码,拜登政府发起的调查前景不容乐观。此外有消息称,英国也在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欧美各国政府在发展电动汽车上的方向并没有改变,但面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它们正寄希望于使用保护主义政策为本土汽车企业的电动化转型赢得更多时间。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将不得不做好准备,通过有效利用各类应诉机制,来延缓欧美限制措施落地时间及打压力度。此外,在审慎选择投资目的地的基础上,推进海外建厂进程和本地化运营,可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摩擦风险。当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根本上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来巩固产品核心竞争优势,以高品质赢得当地消费者。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38193

编辑:萧培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