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一场中国汽车膜“革命”:“奢侈品们”正被国货拽下神坛

在中国车市蔓延两年多的价格战,已快分出胜负。率先被洗出市场的,是曾在中国辉煌数十年的外国汽车品牌。

据车企数据,2024年,外资汽车品牌在华销量出现普跌,宝马、奥迪、保时捷等知名品牌跌幅超10%,本田跌幅超30%。反观中国本土品牌,则正凭借技术优势逐步赶超。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3.1%,销量占有率高达65.2%,车市格局已换新天。

这场价格战背后,是中国车企对产品“定价权”的争夺,战争的结果,必将重塑消费者体验。

从默默发展到颠覆市场,在汽车膜市场,相似的一幕也在上演。

漆面保护膜,又称隐形车衣,是汽车膜市场中最主要的品类,在过去近二十年中,美国企业一度凭借先发优势,“垄断”了中国漆面保护膜这个百亿级的市场,市占率达90%,客单价常年超2万元。

而眼下,在中国的上百座城市中,由本土汽车膜企业开拓的数千家贴膜门店正在掀起一场价格战。“战争”以漆面保护膜为核心,逐步向车窗膜、改色膜等品类扩展。目前,国货的售价已降到美货的60%以下,美企因此被迫调价。

正如中国车企正在改变世界汽车产业一样,中国汽车膜企业也在重塑“膜业”格局。近期,多位业内人士都在向记者表达同一个观点:

“今年,中国汽车膜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一场变革正在发生。”

为欧美“老钱”们护航

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的漆面保护膜装贴率已达15%,且发展增速较快,年复合增速达9%,正走进千家万户,为消费者所熟知。

从专业角度来说,所谓“汽车膜”是对应用于汽车领域的膜类产品的统称,这一产品概念背后通常包含漆面保护膜、改色膜、车窗膜三个细分品类。

因为漆面保护膜(后文简称“车衣”)在应用时铺设面积最大、客单价较高,市场规模的增长空间也较广,所以正成为汽车膜厂商间竞争的主战场。

这种品类格局的形成,与汽车膜的发展历史有关。自1966年3M公司研发出膜类产品开始,车衣就颇受欧美“老钱”的青睐,到21世纪初,美国车衣一度是全球豪华车的标配。

这种习惯源于一个观念——在欧美“老钱”眼中,原始的汽车漆面珍贵无比。

李其峰曾在天津一汽的工厂里做过工人,后来长期在杭州做美国高端车膜代理。他介绍,“和大部分车主的认知不同,车漆实际上才是汽车中最宝贵的部分。”

他进一步解释,“因为车身上任何一个部件损坏后,几乎都能买到原厂配件去重装,唯独车漆不同,车漆损坏后不可复原。”

车厂的喷漆工艺非常复杂。在喷漆前,工人需要先为车壳覆上一层电离子,然后再用转速高达上千转的机械喷头高压喷漆。这一过程会重复四五次,且每喷涂一层漆后,车壳都要经过高温烤制、冷却,直到车漆稳定。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41922970129157.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审核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