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AI” 海淀志愿者点亮“新春红”
逛有AI的年俗一条街、喝机器人制作的咖啡、看机器人的足球比赛、吃机器人做的美食……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海淀用一场“AI意满满”的科技庙会,迎四海宾朋。熟悉又新颖的场景,让每一位市民沉浸其中,感受年俗魅力!
在人流如织的庙会现场,咱“海淀志愿者们”又发光啦!身着统一服装,面带微笑,耐心、细心为市民、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展品讲解、秩序维护、信息咨询、应急救助等贴心服务。
以青春之名赴新春志愿之约
春节,处处弥漫着喜庆与温馨,家家户户沉浸在欢聚一堂的幸福氛围中,然而,海淀这些志愿者们毅然选择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
在科技庙会筹备期,不少志愿者已经上岗,从一楼到六楼逐楼层、逐点位进行熟悉,一次又一次培训,只为能够为游客、市民带来最好的服务。“六层设备展品也不少,尤其是调酒机器人、冰激淋机器人,预测到时候人流量会比较大,大家还得多注意,维持好秩序,引导市民有序排队。”雄鹰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刘葆池叮嘱着队员们。
本次科技庙会活动百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尽自己所能,把最好的服务呈现给市民、游客。
志愿传爱心新春暖意绵
不少志愿者每天披星戴月,天蒙蒙亮出门,早早抵达现场做准备工作,在服务现场一站数小时,晚上庙会结束后沐浴着星光返程。
在互动展品前,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市民、游客讲解,引导大家感受科技的魅力。
“小朋友们,不要离围栏太近,注意安全。”“您好,这里是打糖机器人,可以排队体验。”“这是数字兔儿爷,大家可以用这个话筒跟它对话”……
这些简单但温暖的话语,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但每一遍都饱含热情,这是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面对外国友人,他们同样积极主动询问:“Do you need any help?”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科技庙会上留下美好记忆。
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回贴心帮助、每一场默默坚守,都是青春担当的注脚。
藏在微笑里的答案
本次活动志愿者平均年龄20岁,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海淀青年,也在海淀上学、工作的新海淀青年,他们怀揣着同样的热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关于这场特别的体验,他们说:
刘葆池
身为一名从小生活、学习、工作在海淀的青年,现在的我既是一名区属国企职工,也是雄鹰志愿服务总队的队长,能够亲身参与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的服务保障工作,我感到无比荣幸。
在了解到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有志愿者保障的需求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招募青年志愿者。前期开展了多轮线下、线上培训,在活动中每天也会不断进行巡查;此外,在每日上岗前和结束服务之后,我们也会组织当天上岗志愿者开晨会和复盘会,根据大家在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和骨干志愿者研讨解决,确保志愿服务工作落地见效。
这次活动,让我增加了很多大型活动保障的经验,更见识到了海淀区强大的科技实力。未来,我们会坚持扎根志愿服务阵地,积极为海淀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刘梓涵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很强的社会责任,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维护展区秩序以及介绍产品功能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却关系到每一位游客的安全和体验。在庙会期间,展区内人潮涌动,我时刻关注现场状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引导游客有序排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们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创造美好未来的重任。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阚想
在此次志愿活动中我负责的是AI兔爷展位。AI兔爷是此次活动交互大屏的产品之一,他是非遗传统遇上现代科技的产物。我主要负责引导群众可以通过麦克风语音或者触碰的方式进行互动,通过交流了解北京年俗、北京的历史文化知识,解决群众问题的同时并且维持秩序保证群众及产品的安全。
作为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此次活动让我在付出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感受幸福,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此次志愿服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工作,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加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宋睿晗
非常荣幸加入到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志愿服务活动中,成为科技庙会众多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
如果说志愿者们是本次活动的服务保障人员,那这次我就是志愿者们的保障人员。在本次服务过程中,我主要负责规范在岗志愿者服务与岗位调整、急情处理和其他后勤工作。虽然没有直接服务市民,但是当志愿者满血“复活”,我感觉自己的岗位同样很重要,是整个活动顺利举办的“幕后英雄”。
几天下来,感触良多。首先是开心,开心在于自己见证了祖国的科技强大,然后就是感谢,感谢志愿者同学们付出宝贵的时间,为来逛庙会的市民、游客提供志愿服务,也感谢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获得了成长,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组织能力。
杨陈轩
我觉得作为一名海淀青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科技创新氛围的地方,肩负着一份特殊的责任。我从小就感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也希望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用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去帮助他人,传递温暖和正能量。我希望通过参与科技庙会志愿服务,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双向的收获,既能帮助他人,也能成就自己。
几天的志愿服务经历,一方面我加深了对志愿活动意义的理解,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成长,在其中我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我更切实了解到了海淀科技的发展现状,这使我对未来的发展、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学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大放异彩。他们不仅是【科技小达人】,也是北京新联心志愿服务队的队员。
他们在志愿讲解过程中,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向游客、市民介绍学校和参展项目,热情邀请大家参与体验。仔细讲解操作方法,细致耐心地进行指导,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7班 刘铭轩
新春佳节之际,作为科技庙会的志愿者,我见证了整个活动的筹备和进行。看到同学们热情参与、积极展示,我深感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白了奉献的意义,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个春节对于我来说,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四3班 崔熙美
这次春节我参加了科技庙会的志愿服务,这次展示的VEX是科技社团的同学和老师亲自设计的,展台吸引了很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大家都热情地体验,我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锻炼了我的胆量,开阔了眼界,非常有意义。
四5班 张皓天
我有幸参与了科技庙会活动,我的内心满是喜悦。在活动中,我主要负责向小朋友们讲解VEX机器人的操作方法。看着小朋友们在我的引导下成功操作机器人投篮,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次活动,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还让我对科技的热爱愈发深厚。真心期待未来能再次投身此类活动,让更多人感受科技的魅力。
当付出有了温暖的回响,每一份善意都值得温柔珍藏,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雄鹰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现场帮助了一位晕倒的市民。
当天在“志愿海淀”后台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私信:
这不仅是一份认可,更是未来继续前行的动力!在热爱里发光,把善意传递更远。
以青春之名,怀揣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共赴温暖的志愿之约。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用青春的活力点燃春节的温暖之光,新春科技庙会因他们的付出而更加动人。
在火热社会实践中团结青年、锻炼青年,相信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新海淀青年”深度感受了海淀科技发展和新春喜庆气氛,进一步认识海淀、融入海淀、爱上海淀、留在海淀。
期待未来和海淀共成长!
http://bj.wenming.cn/hd/hdzyfw/202502/t20250208_6864951.shtml
编辑:萧培 审编:徐豪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